≈≈东方财富300059≈≈维赛特财经www.vsatsh.cn(更新:24.12.02)
[2024-12-01]计算机行业:AI Agent和推理模型持续发展,AI落地快速推进中-2024年12月研究观点
    ■海通证券
    计算机行业2024年11月回顾。2024年10月31日-11月29日,计算机(中信)指数从587 
0点上涨到6156点,涨幅4.68%;上证指数从3280点上涨到3326点,涨幅1.42%;沪深300  
从3891点上涨到3917点,涨幅0.66%;创业板指从2164点上涨到2224点,涨幅2.75%;科  
创50从969点上涨到1007点,涨幅3.91%。                                        
    智谱发布多项AIAgent更新,实用性更进一步。11月29日,作为最早探索Agent的大  
模型企业之一,智谱带来了多个新进展。新升级的AutoGLM可以挑战完成复杂任务:超长 
任务:理解超长指令,执行超长任务,同时速度表现超过人手动操作。跨App:AutoGLM支  
持跨App执行任务。短口令:AutoGLM支持长任务的自定义短语。                     
    随便模式:AutoGLM可以主动帮用户做出决策。此外,智谱还带来基于PC的自主Agen 
t。GLM-PC基于智谱的多模态模型CogAgent,目前开放第一阶段的内测场景,包括:会议  
替身:帮用户预定和参与会议,发送会议总结。文档处理:支持文档下载、文档发送、理 
解和总结文档。网页搜索与总结:在指定平台(如微信公众号、小红书等)搜索指定关键 
词,完成阅读、总结。远程和定时操作:远程手机发指令,GLM-PC可以自主完成电脑操作 
;设定一个未来时间,在开机状态下定时执行任务。隐形屏幕:在用户工作时,GLM-PC可  
以在隐形屏幕上自主完成工作,解放屏幕使用权。智谱CEO张鹏表示,未来GLM团队将继  
续加速agent模型产品的研发,期待着一句话操作电脑和手机的范式尽快到来。我们认  
为,此次智谱的更新发布,是AIAgent在实用性上的重要一步,有望加速未来AIAgent在C  
端的应用落地和商业拓展。                                                    
    国产推理模型陆续面世,我国大模型水平接近世界顶尖。近期,国产推理模型陆续  
面世。11月17日,月之暗面发布了k0-math,这是Kimi推出的首款推理能力强化模型,采  
用了全新的强化学习和思维链推理技术,在多项数学基准能力测试中,k0-math的表现能 
对标OpenAIo1系列可公开使用的两个模型:o1-mini和o1-preview。此外月之暗面还发  
布了Kimi探索版,其运用强化学习技术创新搜索体验,在三大推理能力上实现突破:意图 
增强、信源分析和链式思考。11月20日,DeepSeek发布全新研发的推理模型DeepSeek-R 
1-Lite预览版,DeepSeekR1系列模型使用强化学习训练,推理过程包含大量反思和验证, 
思维链长度可达数万字。该系列模型在数学、代码以及各种复杂逻辑推理任务上,取得 
了媲美o1-preview的推理效果,并为用户展现了o1没有公开的完整思考过程。11月28日 
,千问团队开源了会思考的QwQ模型,QwQ-32B-Preview是由Qwen团队开发的实验性研究  
模型,专注于增强AI推理能力。QwQ在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方面出现显著进步,尤其是在 
需要深度推理的技术领域。我们认为,OpenAIo19月发布至今不到3个月的时间内,国产  
的推理模型已经陆续面世,而且在部分领域实现了对标o1系列的水平,这说明我国大模  
型水平已经接近世界顶尖,为未来AI在我国的落地奠定了坚实的    技术基础。       
    教育部办公厅发文,目标2030年前在中小学基本普及人工智能教育。根据广东省人 
工智能产业协会官网,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  
以下简称《通知》),《通知》强调了人工智能教育的总体要求,包括立德树人、全面发 
展、激发兴趣和鼓励探索以及统筹谋划和稳步推进等方面。同时,提出了六大主要任务 
和举措,包括构建系统化课程体系、实施常态化教学与评价、开发普适化教学资源、建 
设泛在化教学环境、推动规模化教师供给和组织多样化交流活动。通知专门指出:坚持 
统筹谋划,稳步推进。2030年前在中小学基本普及人工智能教育。此外,《通知》还指  
出,要建设泛在化教学环境。各地要把建设多元化、高水平的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验 
室作为数字校园建设的重要方向,统筹布局、均衡配置;要依托学校现有的数字化教学  
环境和设施设备,按人工智能教学要求升级优化,为学生提供人工智能体验、学习、探  
究、实践的空间。我们认为,《通知》的发布,一方面促进了AI教育在中小学的落地,另 
一方面也对教育信息化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12月建议关注:达梦数据、中科曙光、金山办公、恒生电子、新大陆、新致软件、 
万集科技、软通动力。                                                        
    风险提示:技术发展不及预期,公司业务拓展不及预期。                        

[2024-12-01]计算机行业:AI To B星辰大海,建议关注企业级AI领导者第四范式-AI行业跟踪报告第44期
    ■光大证券
    一、决策类人工智能支出规模快速增长,企业数智化转型空间广阔(1)人工智能列  
入我国"新基建"范围,政策利好加速产业新生态的构建我国中央及各地政府近年来先后 
发布了多条人工智能利好政策。2015年7月,国务院出台《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 
的指导意见》,首次将人工智能纳入重点任务之一,推动中国人工智能步入新阶段。201 
7年12月,工信部颁布《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  
。2020年4月国家发改委将人工智能列入"新基建"范围。2022年,科技部等六部门制定  
了《关于加快场景创新以人工智能高水平应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促进 
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场景资源开放、提升场景创新能力。智能文字识别 
作为人工智能应用中商业推广落地较快的领域,正成为人工智能新基建落地应用的"领  
头雁",已成为人工智能新基建对外提供的重要智能化服务能力之一。                
    (2)决策类人工智能增速领跑人工智能行业,2022至2027年CAGR超30%。          
    人工智能行业可按照应用领域分为四大类别:决策类人工智能、视觉人工智能、语 
音及语义人工智能和人工智能机器人。根据灼识咨询报告,决策类人工智能有望成为其 
中增长最快的类别。2022年,中国决策类人工智能市场的支出规模达到人民币532亿元, 
预计2027年将增长至人民币2104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1.7%。                   
    (3)AIToB市场规模有望实现增长a16z于2024年3月发布报告《GenerativeAIEnterp 
rise2024》,介绍了企业在构建、购买生成式AI(以下简称:GenAI)服务的16个变化。报 
告称,a16z在过去的几个月里与数十位《财富》500强企业和顶级企业领导者进行了交  
谈以了解他们如何使用、购买GenAI并为其制定预算。尽管这些企业领导者对部署GenA 
I仍持保留态度,但他们将预算增加了近两倍,扩大了部署在较小开源模型上的用例数量 
,并将更多工作负载从早期实验转变为生产。作为结论,a16z相信在2024年AI在企业端  
的收入有望实现倍数增长。                                                    
    (4)企业及政府的数字化转型需求不断提升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2022年发布的  
《中国数字化转型市场预测,2021-2026:通过应用场景践行数字化优先策略》报告,中  
国数字化转型支出中软件增长最高,2021-2026年复合增长率CAGR达到24.5%。中国企  
业信息化与IT投入近些年不断提升,且相比发达国家仍有较大上升空间。我国政府对企 
业及政府的数字化转型也推出了多项利好政策。2020年底,上海市委、市政府公布《关 
于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意见》,提出"实现经济数字化形成新供给、生活数  
字化满足新需求、治理数字化优化新环境"的目标。2021年3月,"加快数字化发展、建  
设数字中国"成为我国十四五纲要中的重要章节,其提出"加强关键数字技术创新应用、 
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的要求,人工智能领域的"智能识别系统"  
是数字经济重点产业,并提出了"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 
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的目标。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 
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强调"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数 
字化驱动生产生活和治理方式变革",指出"整体提升应用基础设施水平,加强传统基础  
设施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智能文字识别技术可帮助企业与政    府实现文档存量数 
字化、增量电子化,随着企业与政府数字化、信息化与智能化需求的不断提高,预计将  
持续推动智能文字识别服务行业发展。                                          
    二、第四范式:助力企业实现智能化转型的人工智能领导者第四范式是一家领先的 
人工智能软件公司,专注于提供以平台为中心的人工智能软件,使企业能够开发其自有  
的决策类人工智能应用。公司的企业级解决方案旨在为企业而非个人提供服务,旨在帮 
助企业实现人工智能快速规模化落地转型,发掘数据隐含规律并全面提升企业的决策能 
力。                                                                        

[2024-12-01]计算机行业:智谱AI发布Agent技术新进展,AI智能体加速迈入商业化阶段-人工智能行业点评报告
    ■浙商证券
    2024年11月29日,智谱AI举办Agent开放日活动并展示其在AI智能体方面的最新技  
术成果,AutoGLM可自主执行50+步的长步骤操作,也可跨App执行任务,同时GLM-PC启动  
内测。近期微软、谷歌相继在AIAgent应用生态上加速布局。展望国内,我们认为随着  
国内厂商持续发布并迭代产品应用服务,AIAgent有望加速迈入商业化阶段。          
    智谱发布Agent技术最新进展,AIAgent加速融入端侧应用生态在此次智谱Agent开  
放日上,智谱发布了多项技术突破,其中智能体AutoGLM可自主执行超过50步的长步骤操 
作,也可以跨APP执行任务,并且AutoGLM实现"全自动"上网功能,可支持数十个网站的自 
主访问。在PC端,智谱推出了基于PC的自主Agent"GLM-PC",目前已开放首阶段内测,涵  
盖会议代理、文档处理、网页搜索与总结、远程及定时操作、隐形屏幕等功能。      
    微软举办2024Ignite大会,AIAgent为核心主题此次2024Ignite大会上,微软发布了 
集成在Microsoft365、Dynamics365等核心产品中的AIAgent应用,以及针对开发维护的 
一站式平台AzureAIFoundry和AzureAIAgent,并且这些应用均由OpenAI的GPT-4o、o1大 
模型提供支持,内置高效模板有助于赋能企业用户的效率提升。根据公司披露信息,目  
前已有Adobe、Cohere、SAP、ServiceNow等厂商在Microsoft365Copilot中构建了自己 
的Agent应用。                                                               
    在Microsoft365套件中,此次微软在Team应用中集成了Faciliator智能体,可在会  
议期间实时记录笔记,并且允许多人实时编辑内容并进行写作;而微软集成的另一个实  
时翻译智能体Interpreter,可实现实时语音口译功能并支持中文(普通话)、英语等九  
种语言,帮助用户克服语音障碍。                                               
    谷歌推出商用AIAgent市场,布局从AIAgent开发到应用的一站式商用生态近日,谷  
歌云发布了一系列激励计划,包括专门为AIAgent解决方案提供共同销售机会,扩大市场 
覆盖范围,增加销售机会。目前谷歌的AIAgent市场中19款产品,用户可以在AIAgent市  
场中快速找到想要的AIAgent,极大简化了客户的选择和部署流程。                  
    以目前上线的Bud应用为例,Bud能对交易进行分类,标记出不同的类别级别,帮助用 
户更好地理解他们的产品持有情况、收入和支出。商家识别服务则能够从交易描述中  
提取关键信息,这有助于用户更清晰地了解支出情况,减少用户的欺诈风险和支付过程  
中的摩擦。                                                                  
    国产AIAgent生态加速繁荣,厂商自研产品应用推广有望打开市场空间随着国产AI  
大模型多模态、复杂推理等维度能力的持续迭代,国内大模型厂商、互联网厂商以及数 
字化企业服务商等不同背景的公司均在积极布局AIAgent应用矩阵,近期科大讯飞、彩  
讯股份、鼎捷数智等厂商相继发布AIAgent产品应用,未来有望在办公、财税、客服、  
智能营销等场景加速落地并打开空间。建议关注标的AIAgent应用:科大讯飞、焦点科  
技、鼎捷数智、拓尔思、迈富时;AI垂类应用:金山办公、彩讯股份、万兴科技、昆仑  
万维、虹软科技、润达医疗、美图公司、商汤-W;                                 
    风险提示1、AI技术迭代不及预期的风险;2、AI商业化产品发布不及预期;3、政策 
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4、下游市场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                           

[2024-11-30]计算机行业:从算力到应用-2024年12月研究观点
    ■西部证券
    计算机行业11月回顾2024年11月,计算机(申万)指数+4.39%;同期,沪深300指数+0 
.66%。                                                                     
    我们推出的11月月度组合平均收益率+5.89%,获得1.50%的超额收益。          
    海外方面,纳斯达克综指+6.21%。其中,微软+4.21%、苹果+5.06%、英伟达+4.1 
4%、谷歌A-1.26%、亚马逊+11.53%、Meta+1.19%、特斯拉+38.15%。            
    12月观点:从算力到应用算力需求依然强劲,2025年国产AI芯片出货量有望高增。  
英伟达发布FY2025Q3业绩,数据中心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单季度收入352亿美元,同比+94 
%,环比+17%;其中数据中心季度收入创新高达到308亿美元,同比+112%,环比+17%。 
2025年性能更强的基础模型有望发布,且大模型将逐步走向规模应用阶段,算力需求将  
继续增长,而在特朗普2.0时代,算力自主可控进程或将加速,国产AI芯片份额有望持续  
提升。                                                                      
    AI正在深入企业核心业务场景,有望创造更多价值。百度智能云事业群总裁沈抖表 
示"AI应用正率先在B端爆发",AI带来了产品服务形态的突破性变革与能力的大幅拉升, 
百度智能云已经在能源、电力、制造、金融、交通、政务、互联网、教育、电商等数  
十个行业、几百个场景中落地大模型应用。                                      
    AI将深度赋能2B厂商,我们看好AI在教育、税务、OA、邮件、CRM、ERP等场景的应 
用。                                                                        
    大厂涌入AI眼镜赛道,端侧AI赋能下AI眼镜有望成为比肩手机的下一代终端产品。 
11月12日,百度正式发布了小度AI眼镜,具有第一视角拍摄、边走边问、卡路里识别、  
识物百科、视听翻译、智能备忘等功能。11月18日,Rokid发布与BOLON眼镜联名的新一 
代AI+AR眼镜RokidGlasses,实现了AI全方位融入和高度集成的无线一体化设计,通过整 
合阿里巴巴通义千问多模态大模型,可实现接打电话、AI问答搜索、AI识别物体、AI拍 
照答题、AI多语种翻译、AI导航、AI转译、AI健康提醒等功能。多模态大模型有望重  
塑智能硬件,我们看好AI眼镜起量,根据共研产业研究院数据,预计从2025年开始,AI眼  
镜将快速向传统眼镜市场渗透;到2029年,AI眼镜全球年销量有望达到5500万副。      
    12月月度组合:寒武纪、海光信息、科大讯飞、金山办公、恒玄科技、达梦数据。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增长不及预期、政策推进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行业 
竞争加剧、国际环境变化。                                                    

[2024-11-30]人工智能行业:华为多款重磅新品发布,AI眼镜如火如荼-周报
    ■华西证券
                                                                            
    行情回顾:电子板块本周涨幅+2.4%(16/31),10年PE百分位为72.50%(1)全行业比 
较:本周(2024.11.25-2024.11.29,下同)申万电子行业指数上涨2.4%,同期沪深300上  
涨1.3%,万得全A上涨2.2%。电子行业在全行业中涨跌幅排名为16/31。(2)电子行业  
子板块:本周半导体板块在申万电子二级行业中涨幅最多,区间涨跌幅为+3.25%;其他  
电子Ⅱ板块表现较弱,区间涨跌幅为+0.60%;进一步细分来看,数字芯片设计板块在申  
万电子三级行业中涨幅居前,区间涨跌幅为+5.03%;光学元件板块在申万电子三级行业 
中表现较弱,区间涨跌幅为-2.12%。(3)电子行业PE百分位:截至2024年11月29日,沪深 
300指数PE为12.50倍,10年PE百分位为51.10%;申万电子(一级行业)指数PE为54.06倍, 
10年PE百分位为72.50%。                                                     
    华为Mate品牌盛典居先,多款重磅新品发布11月26日14:30,华为Mate品牌盛典如期 
举行。从命名不难看出,本次发布会的重头戏在于"Mate"--Mate70系列和MateX6强强联 
手,两大王炸旗舰组合上阵。在发布会的末尾,就属于鸿蒙智行的舞台,智界新S7登场。 
在发布会的最后,登场的是"OneMoreBigThing"--尊界S800,这是该车的外观首度面向公 
众亮相。                                                                    
    AI眼镜窗口期就是现在?国内创企飞奔入场风口之下的AI眼镜赛道,似乎不再是一  
些科技巨头企业的专属,当下国内一些创业新锐企业正在疾速入场。其中,一部分企业  
原来属于AR眼镜厂商,当前切入AI眼镜赛道。如不久前,雷鸟创新宣布即将发布AI眼镜  
产品。但也有企业并非如此,一些做硬件的企业也在发力AI眼镜赛道。如,不久前完成A 
轮融资的闪极科技。事实上,不仅是创业企业在快速入局AI眼镜赛道,一些科技大厂也  
在强势入局。例如,百度、小米、华为等。                                       
    风险提示技术发展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2024-11-30]计算机行业:NVL服务器需求量强劲,互联网资本开支持续增长-AI算力月度跟踪(202411)
    ■国海证券
    核心观点:NV表示Blackwell系列已开始出货,预期2025年推出B300GPU新品;2024年 
10月,台股服务器厂商营收同比持续增长,液冷散热方案占比持续提升。GPU、服务器、 
液冷等多赛道营收持续增长,算力行业景气度上行。                               
    lAI芯片:FY2025Q4,Blackwell交付量超此前数十亿美元指引。1)海外:①英伟达:F 
Y2025Q4,预期营收为375亿美元,高于预期371亿美元,Blackwell交付量超此前数十亿美 
元指引;预期毛利率为73.0%(±50basispoint)。②AMD:预期2024年,数据中心GPU收入  
将超50亿美元,高于此前45亿美元指引。2)国产:11月,寒武纪创始人、CEO陈天石表示" 
人工智能已经迈进了群星闪耀的时候,现在我们身处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技术变革的关键 
时期",寒武纪公告新增全资子公司上海寒武纪作为"面向新兴应用场景的通用智能处理 
器技术研发项目"的实施主体,增资2亿元(注册资本从24亿提至26亿),国内GPU企业摩尔 
线程办理辅导备案登记,启动A股上市进程。                                      
    l需求端:CSP厂商资本开支提升,ASICAI服务器采购占比增长。资本开支方面,微软 
预计2025财年资本支出将高于2024财年;谷歌预计2024Q4支出将保持与Q3同一水平,将  
在2025年进行更高资本支出;Meta将2024年资本支出预测提高至380-400亿美元,预期20 
25年大幅增长;亚马逊表示2025年资本开支将高于2024年。据TrendForce预估,ASIC服  
务器占整体AI服务器的比重在2024年将提升至26%。                              
    lAI服务器:10月各厂商收入高增,2025年预期持续向好。1)台股服务器:10月,广达 
、纬创、英业达、鸿海营收分别为同比+49%、+23%、+60%、+9%。展望2025年,鸿  
海表示2025年AI服务器的出货量逐季攀升,整体服务器营收占比将超50%;广达预估AI  
服务器营收将有三位数年增长率;纬创表示AI服务器成长动力延续至2025年。2)中国大 
陆服务器:浪潮信息业务范围覆盖计算、存储、网络三大领域,华勤技术2024Q3数据中  
心业务收入快速上升,其中AI服务器占比高。                                     
    l产业链:液冷散热迎倍数增长,信骅BMC数据亮眼。1)散热:10月,奇鈜、双鸿营收  
同比增长28%、17%,实现双位数增长。得益于英伟达GB200等服务器导入液冷,展望20 
25年,奇鋐表示AI服务器水冷业务预期至少两位数增长,双鸿表示服务器营收将同比增  
长130%以上。中国大陆公司中,飞荣达服务器的散热产品包括单相液冷冷板模组,两相 
液冷冷板模组等;高澜股份表示液冷解决方案以冷板式为主,浸没式技术有望持续发展  
。2)BMC:10月,信骅营收同比+111.88%,预期AI占比将从2024年的15%增至2025年的20 
-25%,显示AI仍主导支出。                                                    
    大模型训推带动AI算力需求增长,算力产业链中的AI芯片、服务器整机及零组件、 
光模块、IDC等环节有望持续受益。维持对计算机行业"推荐"评级。                 
    l相关公司1)AI芯片:海光信息、寒武纪、龙芯中科、景嘉微、英伟达、AMD、Inte 
l;                                                                          
    2)服务器整机:工业富联、中科曙光、浪潮信息、华勤技术、紫光股份、协创数据 
、神州数码、中国长城、软通动力、烽火通信、拓维信息、鸿海、纬创、广达、英业  
达、纬颖、超微电脑、戴尔。                                                  
    3)服务器组件:①散热:飞荣达、曙光数创、英维克、同方股份、申菱环境、高澜  
股份、网宿科技、奇鋐科技、双鸿、健策、VERTIV;②铜连接:安费诺、沃尔核材、华  
丰科技;③HBM:SK海力士、三星、美光、赛腾股份、联瑞新材。                     
    4)光模块:新易盛、天孚通信、中际旭创、光迅科技、华工科技。               
    5)数据中心:云赛智联、电科数字、奥飞数据、光环新网、宝信软件、数据港。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影响下游需求、大模型产业发展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中 
美博弈加剧、相关公司业绩不及预期、各公司并不具备完全可比性,对标的相关资料和 
数据仅供参考。                                                              

[2024-11-30]计算机行业:科技内需为王,从寒武纪到昇腾-周报
    ■民生证券
    市场回顾本周(11.25-11.29)沪深300指数上涨1.32%,中小板指数上涨1.41%,创  
业板指数上涨2.23%,计算机(中信)板块上涨4.21%。板块个股涨幅前五名分别为:汇  
金科技、华胜天成、苏州科达、方正科技、兆日科技;跌幅前五名分别为:天津磁卡、  
海量数据、金桥信息、传艺科技、中科金财。                                    
    行业要闻四部门:深入整治"信息茧房"问题,严禁利用算法实施大数据"杀熟"工信  
部:十二部门联合印发《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七部门:探索运用边缘计  
算和量子技术突破现有算力瓶颈公司动态格灵深瞳:11月26日消息,公司拟以增资及收  
购股权的方式取得深圳市国科亿道科技有限公司部分股权,其中拟以5,000万元对标的  
公司进行增资,以1,032.8352万元受让国科亿道部分股东持有的标的公司股权恒生电子 
:11月30日消息,公司拟6个月内以集合竞价方式回购股份160.43万股~320.86万股(约  
占总股本比例0.0847%~0.1694%)神州数码:11月30日消息,公司合资公司已完成工商 
变更登记手续盛视科技:11月30日消息,公司取得两项授予发明专利权通知:清洁机器人 
的零位校准装置及其零位校准方法和一种基于双重检测模型的防尾随检测方法及装置, 
在按期办理登记手续后予以登记本周观点国内算力需求或是最确定主线,海外英伟达、 
AMD等龙头业绩强劲增长。考虑到GPU供应问题带来的中美算力投资周期错位,国内算力 
建设或是最确定主线,浪潮信息业绩强势反转印证算力行业需求的高景气。政策高度支 
持国产算力发展,三大运营商陆续发布大额招标,以昇腾为代表的国产AI算力已成为主  
流,长期前景广阔。                                                           
    建议重点关注以昇腾、寒武纪为代表的国产AI算力:1)昇腾一体机与服务器产业链 
:科大讯飞、软通动力、高新发展、中国长城、神州数码、拓维信息、烽火通信等;2)  
国产AI算力液冷:高澜股份、英维克等。3)国产AI算力芯片及服务器厂商:寒武纪、浪  
潮信息、海光信息、中科曙光、紫光股份、中国长城等。                          
    风险提示技术路线发展不稳定;行业竞争加剧。                               

[2024-11-30]计算机行业:国产化形势持续向好,重点关注推理、AI应用和液冷需求-年度策略
    ■中原证券
    给予行业同步大市的投资评级。2024年在全球经济景气度下滑的大背景下,计算机 
行业收入虽然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增长,费用得到较好的控制,但收入质量下滑迹象明显, 
进而拖累了整体业绩表现。2025年来看,我们判断行业有望继续保持稳定的增长,较好  
的控费效果叠加上一年毛利率基数较低,业绩有望重回增长态势。2024年计算机行业获 
得了较好的涨幅,目前估值位于中长期均值水平之间。考虑到目前国际形势的复杂性,  
我们认为中国对海外资金仍有较强的吸引力,有望带动估值的整体修复。             
    2025年可以重点聚焦的方向和机会主要包括:(1)人工智能:2024年我们看到了AI对 
于软件SaaS化和云业务发展的带动作用,o1的问世补足了大模型在逻辑和推理方面的不 
足,同时让计算端资源投入进一步向推理端倾斜,也让Agent也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AI  
在应用软件层的发展潜力亟待释放。推荐个股中控技术(688777)、金山办公(688111)  
。                                                                          
    (2)算力建设:虽然英伟达Blackwell芯片量产延迟,但其数据中心业务继续保持了  
翻倍增长,表明市场对GPU的需求仍然强劲。                                      
    与此同时,海外科技厂商的资本开支逐季提升,阿里腾讯的资本开支也在Q3创出新  
高。目前来看,国内智算建设已经超过了政策预期,随着后续新的芯片推出和新的AI服  
务器架构形势出现,冷却技术将面临重大挑战,液冷技术预期将保持未来5年50%以上复 
合增速,2025年有望开启运营商规模化应用。推荐个股紫光股份(000938)、中科曙光(6 
03019)。                                                                    
    (3)国产替代:运营商服务器集采约有6成以上的国产化比例,头部服务器厂商都在  
积极加大国产化布局。美国在芯片代工方面又新的限制手段出台,但是在具体的产业链 
环节中,国产化方向都取得了重要进展,包括纯血鸿蒙推出,芯片国产化比例提升,国产  
数据库厂商占据了2/3的市场份额,欧拉24年将完成50%市占率,因而国产化方向后续仍 
然值得期待。推荐个股华大九天(301269)。                                      
    风险提示:国际局势的不确定性;下游企业削减开支。                          

[2024-11-30]计算机行业:教育部发文推动中小学AI教育,关注AI教育投资机会
    ■国金证券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提出人工智能  
教育六大主要任务和举措,其中包括:构建系统化课程体系、实施常态化教学与评价、  
开发普适化教学资源、建设泛在化教学环境、推动规模化教师供给和组织多样化交流  
活动,并指出2030年前在中小学基本普及人工智能教育。                           
    投资逻辑AI教育应用在技术可及性与商业可及性上均具备较高落地潜力。在《如  
何实现AGI:大模型现状及发展路径展望》报告中,我们曾旗帜鲜明地指出,本轮AI科技  
革命在应用端率先落地的场景应当符合1)以"生成"需求为主且可以替代人工;或者2)以 
"分析"需求为主且容错率较高的标准。我们认为,AI教育场景无论是利用AI工具辅助教 
学任务(数字人教学、课后作业生成、错题本生成、智能作业批改等),还是利用AI手段 
评价教学成果(AIGC课堂质量报告、AI体育考试、AI英语口语考试),都符合上述标准。 
    AI+教学:建设AI教学环境,AI教育的基础是AI+教育。文件指出"建设泛在化教学环 
境",要依托学校现有的数字化教学环境和设施设备,按人工智能教学要求升级优化,为  
学生提供人工智能体验、学习、探究、实践的空间。我们认为,为中小学生提供AI教育 
课程的基础是利用AI工具进行教学:1)讯飞目前已落地K12智慧课堂、智慧课后服务等  
内容。2)视源股份目前已落地课堂智能反馈系统,旗下希沃教学大模型可实现AI人机协 
同备课、AI课堂反馈、AI教学研讨、AI智能识别、AI作业设计和辅导、AI百宝箱、AI  
微格教师等功能。3)鸿合股份:公司联合华为发布教育行业AI算力引擎,为行业贯穿"课 
前备课-课中授课-课后教研"全环节的AI课堂分析应用联合解决方案。4)世纪天鸿:公  
司基于大模型研发的小鸿助教,在包括教案生成、作文批改(笔神作文)、文章写作、教 
学活动策划、读书笔记、文本润色、PPT大纲、思维导图设计、教师评语编写以及进行 
中英互译等多种应用场景帮助老师提升工作效率。                                
    AI+评教:AI课程纳入教育评估体系,有望催化AI教学评价业务。文件指出"加强评  
价引领",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将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开展情况纳入教育质量评估体系, 
定期对学校的人工智能教育工作进行考核评价。我们认为,AI教育纳入教育质量评估体 
系有望推动AI教育评价的发展,目前竞业达已经落地面向初高中的AIGC课堂质量诊断报 
告(订阅制收费);佳发教育已将AI测评落地中考体测与英语口语测试。               
    投资建议教育部发文推动中小学AI教育,指出2030年前在中小学基本普及人工智能 
教育。我们认为,从技术可及性与商业可及性的角度而言,教育是AI应用较好落地的场  
景之一。推荐关注科大讯飞、竞业达等AI教育标的。                              
    风险提示AI技术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政策推进节奏不及预期的风险;K12教育智能 
化建设经费落地不及预期的风险。                                              
                                                                            

[2024-11-29]计算机行业:数据研究·AI应用流量监控-2024年三季度全球AI应用趋势
    ■天风证券
    本报告依据SimilarWeb和Data.ai的数据,对逾百款国内外AI应用在24年3季度的网 
站数据和用户行为关键指标进行了深入分析,旨在探讨全球AI应用领域的主要竞争动态 
、技术进步及商业模式演变。三季度各领域AI应用通过新技术和新功能,提升了流量和 
用户活跃度。我们认为AI应用市场效果显著,预计随着技术发展和产品的更新,AI应用  
将进一步提升用户粘性,达到客观的商业化效果。                                 
    Chatbot:国内市场,kimi、文心一言和豆包继续占据领先地位。海螺AI平台通过创 
新功能和市场推广策略,显著提升了搜索热度。海外OpenAI的ChatGPT持续增长,推出o1 
系列模型且于苹果公司合作并在iOS18.2Beta版本初步展示成果,我们预计推理模型的  
推出和跨平台的合作将加速AI技术在消费市场的普及以及更复杂场景的渗透。        
    AI搜索:Bing通过测试和上线生成式搜索功能,显著提升了用户体验和流量。Perpl 
exity推出内部知识搜索和电商功能,服务逐步多元化,进一步探索商业化路径。传统搜 
索与AI搜索的竞争愈加激烈。                                                  
    AIAgent:Anthropic的Claude3.5Haiku展示了AI在模拟人类电脑操作方面的突破,  
适用金融等领域。智谱推出的AutoGLM专为手机用户设计,推动了AI在移动端个性化服  
务中的应用。我们认为,AI正在从对话式交互快速演变为具备执行能力的工具,将来AIA 
gent前景广阔。AI虚拟角色:CharacterAI以27亿美元的价格被谷歌收购并纳入GeminiA 
I项目,但其被指控导致一位孩子自杀,触发了对监管和伦理风险的广泛关注。Minimax  
的出海应用Talkie则以卡牌收集与交易为核心,形成差异化优势,并在海外市场表现强  
劲。                                                                        
    图像:设计赛道上Canva通过收购扩展版图。生成赛道中,Freepik推出Mystic模型, 
SeaArt逐步演变为生态平台。图像编辑赛道,remove.bg凭借其专注于抠图的免费服务  
吸引了大量用户,稳居流量榜首,中腰部产品的流量竞争则愈发激烈。视频:视频编辑及 
生成领域以字节和快手为代表布局,字节跳动凭借强大的用户基础与创新能力,旗下产  
品剪映、CapCut在市场中处于领先地位。快手KlingAI通过快速迭代和新功能的引入迅 
速积累了大量用户并提升了用户体验。                                          
    音频:音乐赛道版权问题悬而未决,suno凭借便捷度和社区互动模式流量表现优秀, 
新功能的发布有望吸引更多用户。Udio专注专业即保真音质,用户停留数据展现出高专 
注度。AI配音赛道ElevenLabs一枝独秀。                                        
    AI教育:9月开学季流量回升,国内教育出海产品Gauth(字节)、QuestionAI(作业帮 
)在北美市场成绩斐然。AI教育的特点在于除了普遍公认的优秀数据源之外,各类产品  
还通过整合各自特有的第三方优质数据平台进一步提升了自身模型的性能和服务质量  
。                                                                          
    风险提示:数据全面性风险,政策法规变化风险,技术发展不及预期               

[2024-11-29]计算机行业: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数字贸易改革创新发展的意见》-快评报告
    ■万联证券
    事件:数字贸易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新趋势和经济  
的新增长点。为促进数字贸易改革创新发展,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数字贸易改革创新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投资要点:数字贸易改革顶层设计文件出台,规范我国数字贸易发展。我国数字贸  
易改革迎来顶层设计文件的出台,《意见》中提出目标"到2029年,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 
贸易规模稳中有增,占我国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提高到45%以上;数字贸易基础设施布  
局进一步完善,适应数字贸易发展的体制机制基本建立,数字领域对外开放水平大幅提  
高,与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对接全面加强。到2035年,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贸易规模占  
我国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提高到50%以上;有序、安全、高效的数字贸易治理体系全面 
建立,制度型开放水平全面提高",《意见》旨在持续提升数字化交付在服务贸易中的规 
模占比,进一步完善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规范相关对外开放制度。                  
    分领域支持数字贸易发展,培育壮大数字贸易经营主体。《意见》提出要"支持数  
字贸易细分领域和经营主体发展"。细分领域主要包括数字产品贸易、数字服务贸易、 
数字技术和数字订购贸易,针对不同的细分领域要给予个性化的支持:1)从应用场景和  
模式的创新、内容制作质量的提升、跨境数字支付渠道的拓展等方面积极发展数字产  
品贸易;2)通过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提升专业服务促进数字服务贸易创新发展;3)加快  
发展通信、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卫星导航等数字技术领域的对外贸  
易;4)通过鼓励电商平台、经营者、配套服务商等各类主体做大做强、发展"跨境电商+ 
产业带"、推进数字领域内外贸一体化,共同实现数字订购贸易的高质量发展。此外,培 
育壮大数字贸易经营主体主要从中小型数字贸易企业、数字产业集群、数字平台企业  
三方面体现:1)积极培育外向度高、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中小型数字贸易企业;2)构建  
大中小企业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良好生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3)  
支持数字平台企业有序发展,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发挥积极作用。     
    三方面推进数字贸易制度型开放,四维度完善数据贸易治理体系。《意见》指出,  
要从"放宽数字领域市场准入、促进和规范数据跨境流动和打造数字贸易高水平开放平 
台"三方面推进数字贸易制度型开放,其中重点推动电信、互联网、文化等领域的有序  
扩大开放。《意见》从"积极参与数字贸易国际规则制定、深化数字贸易国际合作、加 
快构建数字信任体系和加强数字领域安全治理"四维度完善数字贸易治理体系,其中,数 
字贸易的国际合作主要聚焦在加强人工智能、大数据、跨境结算、移动支付等领域的  
国际合作,以及深化数字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数字信任体系的构建需要推动数字证书  
、电子签名等国际互认,并鼓励数据安全、数据资产、数字信用等第三方服务机构加强 
国际化发展。                                                                
    投资建议:《意见》作为我国数据贸易改革的顶层设计文件,旨在促进我国数字贸  
易改革创新发展,让数字贸易成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建议关注:1)中小型数  
字贸易企业、数字产业集群、数字平台企业以及电商平台、经营者、配套服务商等各  
类数字贸易经营主体的发展机遇;2)电信、互联网、文化等重点领域数字贸易的加速发 
展以及数据要素资源的开发利用;3)加强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带来的投资机遇;4)布局跨  
境支付、移动支付和数字化支付的相关优质企业;5)在通信、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 
能、区块链、卫星导航等领域进行数据要素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数字技术贸易布局的  
相关优质企业;6)布局数字证书、电子签名等数据安全认证的相关优质企业。         
    风险因素:政策落地不及预期;技术发展不及预期;数据要素资源开发利用不及预期 
;规范制度建设进度不及预期。                                                 

[2024-11-28]信息服务行业:EAI(具身智能),驱动通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的关键技术-专题报告
    ■海通证券
    EAI构建新概念,相关政策推动技术发展:具身智能(EmbodiedAI,EAI)由艾伦〃图灵 
于1950年提出,通过"具身图灵测试"验证智能体是否能处理物理世界的复杂性。具身智 
能体不同于仅在网络空间中运作的非实体人工智能,它们结合了多模态大模型(MLMs)和 
世界模型(WMs),具备强大的感知、交互和规划能力,能够在虚拟和物理环境中主动适应 
并执行任务。相比传统的预编程系统,具身智能体更依赖于构建世界模型和想象力,以  
实现复杂的推理和决策。目前,上海和北京等地陆续出台政策,推动智能机器人和制造  
业的高质量发展,上海目标到2025年实现行业标杆企业的建立。海外方面,美国在机器  
人工业应用和商业化方面的进展更为成熟,中国仍在探索阶段。                     
    从模拟、感知、交互三方面训练具身智能:模拟器在训练具身智能中扮演了重要角 
色,通过提供逼真的虚拟环境进行算法开发和模型训练,帮助研究人员在降低成本、提  
高安全性和加速迭代的同时,将研究成果更快地转化为现实应用。                   
    另外,具身感知让智能体理解物理世界中的视觉推理和空间,技术包括视觉同步定  
位与绘图(vSLAM)和3D视觉定位,帮助智能体在动态环境中移动和互动。具身交互则强  
调智能体在物理或模拟空间中与环境和人类的互动能力,典型任务如具身问题解答(EQA 
),需要智能体主动探索环境,整合信息并执行目标导向的动作。                     
    具身智能产品多样,覆盖广阔市场:不同类型的机器人在各自的应用领域中展现出  
重要的功能和价值。1)固定式机器人因其高精度和稳定性,广泛应用于实验室自动化、 
教育和工业制造。2)轮式机器人在物流、仓储和安全检查中表现优异,而履带式机器人 
适用于农业、建筑和军事等复杂地形。3)四足机器人因其稳定性和适应性,广泛用于复 
杂地形探索、救援任务和军事行动。4)人形机器人在服务业、医疗保健和协作环境中  
日益普及,应用于智能交互、精密制造和医疗手术等领域。各类机器人在多种应用场景 
中展现独特优势,同时也面临不同的技术挑战。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具身智能(EAI)是推动通用人工智能(AGI)发展的关键技术,具  
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技术涵盖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人技术,尤其在具身 
感知和交互方面表现突出。基于多模态大模型和世界模型的具身智能体,不仅能够理解 
并适应复杂的物理和虚拟环境,还能在动态场景中与人类自然互动,执行复杂任务。根  
据证券时报援引赛迪顾问发布的《2024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生态发展研究》显示,全球 
具身智能市场将在未来几年持续增长,尤其是在工业自动化和服务机器人领域。此外,  
随着智能制造和人形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预计到2026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  
将突破200亿元。各地政策的积极推动,如上海和北京的智能机器人发展计划,将进一步 
加速具身智能的技术进步和市场应用。                                          
    建议关注:AI算力、模型和应用。算力:英伟达、寒武纪-U、海光信息、景嘉微、  
龙芯中科、浪潮信息、中科曙光、神州数码、软通动力、中国长城;模型:科大讯飞、  
中控技术、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商汤-W;应用:微软、金山办公、赛意信息、宝信软  
件、万兴科技、虹软科技、新致软件、新国都、中科创达、索辰科技、比亚迪电子。  
    风险提示:1.大模型发展不及预期;2.EAI发展不及预期;3.具身智能下游需求不足  
。                                                                          

[2024-11-28]计算机行业:多部门联合印发《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金融数字化体系逐渐完善
    ■长城证券
    事件:11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金融监管总  
局、中国证监会、国家数据局、国家外汇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  
发展行动方案》。                                                            
    持续贯彻精神,加快金融数字化转型。本次方案的提出,旨在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  
三中全会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主要以数据要素和数字技术 
为关键驱动,加快推进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夯实数字金融发展基础,完善数字金融治理 
体系,支持金融机构以数字技术赋能提升金融"五篇大文章"服务质效,推动我国数字经  
济高质量发展。同时,本次方案提出目标,到2027年底,基本建成与数字经济发展高度适 
应的金融体系,并且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取得积极成效,数字化经营管理能力明显增强  
。因此,本次多部门联合发表声明,对金融机构未来的数字化转型进行了再次强调,进程 
加快的同时,对金融IT的未来需求也有望同步提升。                               
    系统推进,提升金融在重点领域的服务质效。方案提出,需要对金融机构进行全方  
位数字化转型战略规划指导,并且强化数字技术支撑能力、夯实数据治理与融合应用能 
力基础,进而建设数字金融服务生态、提升数字化经营管理能力。同时,在技术的支持  
基础上,本次方案鼓励金融机构在重点环节针对重点服务对象进行精准、良好的服务,  
包含金融风险监控、贷款、养老等,并且引导机构将金融服务嵌入工业互联网、"人工  
智能+产业"等数字化场景,发挥金融科技优势,输出技术、平台等服务资源,促进中小企 
业数字化转型,加强场景聚合与生态对接。                                       
    夯实基础,完善体系。最后,本次方案提出,金融环境需要安全高效,包含支付安全  
、高质量数据库、金融相关新型基础设施,加强数字金融反洗钱监管、优化数据开发应 
用机制、建设优化高可靠冗余的网络架构、布局先进高效的算力体系,加快云计算、人 
工智能等技术规范应用等。基础夯实,进而协助数字金融治理体系的完善,包含网安、  
各项监管与消费者保护机制等。                                                
    总体来说,本次方案不仅是中央精神的延续,亦是对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深度指  
导,我们认为,未来金融数字化的进程不再是简单的加速,而是更加长远的健康发展,随  
着各大场景的陆续落地,金融赋能的效果有望持续呈现,生态建立更加完善。          
    相关标的:同花顺、东方财富、赢时胜、指南针、恒生电子、金证股份、顶点软件 
、中科软、宇信科技、长亮科技、京北方、天阳科技等。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金融科技投资不及预期、人才流失 
风险。                                                                      

[2024-11-28]计算机行业:NVIDIA,数据中心业务延续亮眼表现,业绩指引积极-全球AI产业跟踪(2024.11.18-2024.11.22)
    ■甬兴证券
    NVIDIA:数据中心业务延续亮眼表现,业绩指引积极公司公告24Q3实现营收350.82  
亿美元,同比+93.61%,环比+16.78%;实现净利润193.09亿美元,同比+108.90%,环比+ 
16.33%;毛利率达74.6%,环比-0.59pct。24Q3分业务来看,1)数据中心业务实现营收3 
07.71亿美元,同比+112.01%,主因HopperH200和Blackwell平台推出、AI超级计算机部 
署扩展、与AWS、T-Mobile等合作推进AI和5G商业化,以及NVIDIAAIEnterprise软件推  
动AI应用广泛落地;2)游戏业务营收32.79亿美元,同比+14.81%,公司开始出货新款RTX 
AIPC,算力可达321TOPS;3)专业可视化业务营收4.86亿美元,同比+16.83%,公司发布NV 
IDIAHoloscan软件,可强化流媒体生成效率。4)汽车和机器人业务营收4.49亿美元,同  
比+72.03%,公司发布了ProjectGR00T,赋能人形机器人。                          
    25Q4指引,预计收入为375亿美元,上下浮动2%。Apple:iOS19有望引入"对话式Sir 
i"据IT之家援引cultofmac,苹果公司正在开发一款由AI大模型驱动的对话式Siri,允许 
用户使用自然语言进行多轮对话,该版本Siri或受到谷歌GeminiLive和ChatGPT的语音  
模式所启发,有望于苹果公司预计2025年推出的iOS19中亮相。当前,苹果现已在iOS18. 
2首个Beta版本更新中为Siri接入了ChatGPTAI聊天体验,用户可以在获得许可的情况下 
,将PDF、文本文件或图像转发给ChatGPT进行处理。                               
    Amazon:公司向Anthropic追加40亿美元投资据IT之家援引CNBC,亚马逊宣布将再向 
人工智能初创公司Anthropic投资40亿美元,新投资使亚马逊对其的总投资额增至80亿  
美元。同时,亚马逊网络服务(AWS)将成为Anthropic的主要云计算和模型训练合作伙伴 
。今后,Anthropic将依托AWSTrainium和Inferentia芯片来开发并部署其先进的人工智 
能模型。                                                                    
    百度:将于2025年初发布新版文心大模型据新浪科技,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  
执行官李彦宏透露,百度将于2025年初发布文心大模型的新版本,以巩固在基础模型上  
的领先优势。李彦宏表示,得益于文心大模型的能力增强、广泛应用以及成本效率提高 
,文心大模型的日均调用量大幅增加,在11月达到15亿次,日均处理Tokens文本超1.7万  
亿;相较一年前首次披露的5000万次日均调用量,增长30倍。                        
    投资建议头部GPU厂商数据中心业务业绩亮眼,科技巨头大模型开发迭代及投资有  
序进行,算力产业链景气度较高,建议关注AMZN,META,GOOGL,MSFT等。                
    风险提示产业发展不及预期、政策推进力度不及预期、国产替代不及预期        

[2024-11-28]计算机行业:数据要素赋能医保新增量-点评报告
    ■浙商证券
    2024年11月27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医保带来的发展新增量,其中明确提出大力赋能  
商业保险1、商业健康保险是"1+3+N"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满足广 
大群众的多层次医疗保障需求具有重要作用。2、2023年,我国商业健康保险保费收入  
约9000亿元,但整体赔付率尚有待提高。商业健康保险面临信息不对称、机构营销核保 
成本高、赔付率较低、打击欺诈骗保难度大等问题。3、国家医保局正在谋划探索推进 
医保数据赋能商业保险公司、医保基金与商业保险同步结算以及其他有关支持政策,预 
计在大幅降低商保公司核保成本,推动商保公司提升赔付水平的基础上,引导商保公司  
和基本医保差异化发展。                                                      
    2024年11月28日,上海医保局发布全流程支持商业健康保险发展1、指导"定"位准  
确。上海医保、金融监管等部门及保险行业对商业健康保险产品定位达成共识,商保产 
品更多聚焦基本医保未包括的自费医疗费用,形成与基本医保互补衔接。2、激发"研"  
的动力,指导商保机构创新开发产品。3、优化"卖"的支撑。为减少保险销售中间环节  
成本,目前上海正通过推进政府平台与保险行业销售平台、渠道的联动,并借力互联网  
流量拓展第三方平台销售。4、推进"数"的赋能。5、培育"买"的意识,其中尤为强调税 
收优惠政策的引导作用。6、进一步"拓"宽准公益性质的"沪惠保"受益人群和保障范围 
。7、下一步,上海将进一步完善医保数据资源合作利用机制,在产品开发、精准定价、 
快速理赔、合作监管等方面全流程支持商业健康保险发展,促进加快建成与中国特色医 
保制度相适应、与上海超大城市实际相符合、更加成熟定型的多层次医保制度体系,服 
务科技创新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我们认为:1、数据赋能医保、商保已受到多方政策支持,在国家医保局发文后,各  
地或将同步启航,通过数据合理赋能商业保险行业发展。2、在宏观政策大力支持数据  
要素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下,医保、商保的数据要素链路清晰,场景明确,医保、商保产业 
数据要素的发展或将优先于其他数据要素产业场景。3、医疗数字化与智能化已成为行 
业发展的大趋势,医保与商保的数据打通为医疗数字化与智能化提供了契机,医保、医  
疗IT公司或将率先收益。                                                      
    相关标的:山大地纬、久远银海、国新健康、东软集团、博思软件、万达信息、创 
业慧康、嘉和美康、中科江南                                                  
    风险提示:政策不及预期、行业推进力度不及预期                             

[2024-11-28]计算机行业:低空经济、车路云新基建将在物流等领域快速落地
    ■国泰君安
    本报告导读:物流等应用场景催化低空经济、车路云新基建快速发展,各产业链环  
节快速放量,相关公司将直接受益。                                             
    投资要点:投资建议:低空经济与车路云同属大交通新基建领域,在物流等领域的无 
人化应用场景广泛,各产业链环节将快速放量,市场空间广阔,具备独特技术产品壁垒或 
市场优势的相关交通信息化公司将率先受益。推荐标的:通行宝、莱斯信息、数字政通 
。受益标的:千方科技、深城交、金溢科技、万集科技。                           
    低空经济与无人驾驶是实现物流降本的重要新型技术手段。2024年11月27日中办  
、国办印发《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目标到2027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  
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力争降至13.5%左右。在加强创新驱动和提质增效方面,文件提到 
鼓励发展与平台经济、低空经济、无人驾驶等相结合的物流新模式,健全和优化管理标 
准规范,支持企业商业化创新应用。推广无人车、无人船、无人机、无人仓以及无人装 
卸等技术装备,加强仓配运智能一体化、数字孪生等技术应用,创新规模化应用场景。  
我们认为,同属大交通领域的低空经济与无人驾驶是实现物流降本的重要新型技术手段 
,长期有助于提升我国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                                     
    交通领域的无人化应用场景广泛,各产业链环节将快速放量。据财联社2024年11月 
27日消息,中国低空经济联盟发布《低空经济发展趋势报告》,报告认为:一、无人机将 
无处不在,成为物流快递、农林植保、应急抢险、城市管理、电力巡检、线路巡查、旅 
游观光的主要工具;二、随着人工智能、人机交互、路网云等新技术的完善和成熟,空  
中飞行器也将全面普及无人驾驶技术;三、大概两三年以后,我国主要大城市的空中交  
通网络和地面飞行服务设施将基本建成,eVTOL也将大批量商业化。eVTOL的市场价格也 
将从千万逐渐降低,到2030年四五座的eVTOL有望保持在两三百万价格区间,将可能有10 
万架eVTOL进入家庭或成为空中的士。                                           
    低空经济、车路云新基建市场空间广阔,相关公司将充分受益。实现大交通领域的 
无人化、智能化进而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以及提高人们出行效率,需要进行大规模的软 
硬件投入,市场空间广阔,其中低空经济是万亿级别的新兴行业,车路云建设在单个大城 
市的投入也可达到百亿级别,因此从事相关软硬件的交通信息化领域计算机公司将充分 
受益。我们认为,一方面,行业空间足够大,各产业链环节的公司均有望受益,另一方面, 
由于低空经济、车路云这些新型的交通业态涉及到标准制定、区域管辖、地方竞争等  
因素,具有独特技术产品壁垒或市场优势的企业将率先收益。                       
    风险提示:技术与产品迭代不及预期、竞争加剧风险。                         

[2024-11-28]计算机行业:国内外形势下,信创提速确定性有望加强-事件点评报告
    ■华龙证券
    事件:2024年11月25日,中国外交部回应关于"拜登政府最早将于下周公布新的对华 
芯片出口限制措施"的消息时称,中方将采取坚决措施,坚定维护中国企业的正当合法权 
益。                                                                        
    观点:当前形势下,关注信创产业投资机会的四重逻辑:(1)国际形势:全球视角下,  
特朗普上任后,科技领域出口管制趋势可能延续。在此国际形势下,我国科技领域国产  
替代进程不可逆,因此扩大科技内需,引导国内科技产业自立自强,完成各环节自主可控 
的技术突破将是科技领域的主线,信创行业需求有望显著提升。                     
    (2)宏观层面:地方化债力度加码,政府信创采购有望回暖。                     
    2024年9月26日,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加大财政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保证必要  
的财政支出;要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实施有力度的降息;要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稳步  
推进公募基金改革,研究出台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政策措施。2024年11月8日,十四届全国 
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决定,批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 
存量隐性债务的议案》。议案提出,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压实地方主体责任  
的基础上,建议增加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从2024年开始,连续 
五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补充政府性基金财力,专门用于化  
债,累计可置换隐性债务4万亿元。这次置换,近三年密集安排8.4万亿元,显著降低了近 
几年地方需消化的隐性债务规模。首先,化解地方债务可以为信创领域提供必要的资金 
支持。地方政府得以有充裕的资金用于支持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地方产业升级、拉动  
科技内需等方面。                                                            
    其次,对社会投资端来说,地方政府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可以引导社会资本向信创领  
域投资,促进产业集聚和产业链的完善。                                         
    (3)技术层面:以华为为代表的国产厂商实现新技术突破,看好国产软硬件市场份额 
攀升。华为鸿蒙方面,原生鸿蒙操作系统已于今年内正式发布并公测,国产操作系统实  
现里程碑式突破。                                                            
    欧拉方面,开源欧拉openEuler首个AI原生开源操作系统——openEuler24.03LTS版 
本于今年6月6日正式发布;截至11月15日,开源欧拉(openEuler)2024年openEuler系操  
作系统新增装机量超过500万套,五年累计装机量突破1000万套。                    
    国产软硬件有望迎来新一轮适配浪潮,可用性或大大提高。技术进步有望带动泛信 
创项目招标范围和数量进一步扩大。                                            
    (4)把握节奏:信创推进到达关键时间节点,采购标准进一步细化。2024年5月,中央 
网信办等多部门联合印发《信息化标准建设行动计划(2024—2027年)》,其中提出到20 
27年,信息化标准工作协调机制更加健全,信息化标准体系布局更加完善,标准研制、服 
务等基础能力进一步夯实。2024年3月11日,中央政府采购网发布《关于更新中央国家  
机关台式计算机、便携式计算机批量集中采购配置标准的通知》。2024年版配置标准  
强调了采购需求的合规性。根据财政部和工信部的要求,采购人需要将CPU、操作系统  
等关键组件的安全可靠测评要求纳入采购需求。新标准对信创硬件的关键组件的安全  
可靠性提高了要求,对信创采购的规范性有一定的指引意义。从时间节点划分上,我们  
认为信创行业增长的持续性可期,随着指导性政策陆续出台,信创行业市场规模有望稳  
步上升。                                                                    
    投资建议:四重逻辑催化下,信创行业有望加速推进。从当前信创替换节奏和相关  
产品的技术成熟度角度看,我们认为信创建设重心有望从服务器向基础软件及业务系统 
的替换逐渐推广。其中网络安全软硬件、操作系统、数据库等有望成为信创下一阶段  
推进的重点产品,服务器、工业软件等产品国产化有望持续推进。                   
    维持计算机行业"推荐"评级。建议关注:中科曙光(603019.SH)、浪潮信息(000977 
.SZ)、达梦数据(688692.SH)、润和软件(300339.SZ)、海量数据(603138.SH)、麒麟信 
安(688152.SH)、中控技术(688777.SH)。                                        
    风险提示:信创推进不及预期;所引用数据资料的误差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重点关  
注公司业绩不达预期;政策标准出台速度不及预期。                               

[2024-11-28]信息服务行业:EAI(具身智能),驱动通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的关键技术
    ■海通国际
    EAI构建新概念,相关政策推动技术发展:具身智能(EmbodiedAI,EAI)由艾伦·图灵  
于1950年提出,通过"具身图灵测试"验证智能体是否能处理物理世界的复杂性。具身智 
能体不同于仅在网络空间中运作的非实体人工智能,它们结合了多模态大模型(MLMs)和 
世界模型(WMs),具备强大的感知、交互和规划能力,能够在虚拟和物理环境中主动适应 
并执行任务。相比传统的预编程系统,具身智能体更依赖于构建世界模型和想象力,以  
实现复杂的推理和决策。目前,上海和北京等地陆续出台政策,推动智能机器人和制造  
业的高质量发展,上海目标到2025年实现行业标杆企业的建立。海外方面,美国在机器  
人工业应用和商业化方面的进展更为成熟,中国仍在探索阶段。                     
    从模拟、感知、交互三方面训练具身智能:模拟器在训练具身智能中扮演了重要角 
色,通过提供逼真的虚拟环境进行算法开发和模型训练,帮助研究人员在降低成本、提  
高安全性和加速迭代的同时,将研究成果更快地转化为现实应用。                   
    另外,具身感知让智能体理解物理世界中的视觉推理和空间,技术包括视觉同步定  
位与绘图(vSLAM)和3D视觉定位,帮助智能体在动态环境中移动和互动。              
    具身交互则强调智能体在物理或模拟空间中与环境和人类的互动能力,典型任务如 
具身问题解答(EQA),需要智能体主动探索环境,整合信息并执行目标导向的动作。     
    具身智能产品多样,覆盖广阔市场:不同类型的机器人在各自的应用领域中展现出  
重要的功能和价值。1)固定式机器人因其高精度和稳定性,广泛应用于实验室自动化、 
教育和工业制造。2)轮式机器人在物流、仓储和安全检查中表现优异,而履带式机器人 
适用于农业、建筑和军事等复杂地形。3)四足机器人因其稳定性和适应性,广泛用于复 
杂地形探索、救援任务和军事行动。4)人形机器人在服务业、医疗保健和协作环境中  
日益普及,应用于智能交互、精密制造和医疗手术等领域。各类机器人在多种应用场景 
中展现独特优势,同时也面临不同的技术挑战。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具身智能(EAI)是推动通用人工智能(AGI)发展的关键技术,具  
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技术涵盖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人技术,尤其在具身 
感知和交互方面表现突出。基于多模态大模型和世界模型的具身智能体,不仅能够理解 
并适应复杂的物理和虚拟环境,还能在动态场景中与人类自然互动,执行复杂任务。根  
据证券时报援引赛迪顾问发布的《2024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生态发展研究》显示,全球 
具身智能市场将在未来几年持续增长,尤其是在工业自动化和服务机器人领域。此外,  
随着智能制造和人形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预计到2026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  
将突破200亿元。                                                             
    各地政策的积极推动,如上海和北京的智能机器人发展计划,将进一步加速具身智  
能的技术进步和市场应用。                                                    
    建议关注:AI算力、模型和应用。算力:英伟达、寒武纪-U、海光信息、景嘉微、  
龙芯中科、浪潮信息、中科曙光、神州数码、软通动力、中国长城;模型:科大讯飞、  
中控技术、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商汤-W;应用:微软、金山办公、赛意信息、宝信软  
件、万兴科技、虹软科技、新致软件、新国都、中科创达、索辰科技、比亚迪电子。  
    风险提示:1.大模型发展不及预期;2.EAI发展不及预期;3.具身智能下游需求不足  
。                                                                          

[2024-11-27]信息服务行业:AI辅助诊断列入国家医保局立项指南,AI+医疗健康迎发展机遇-信息点评
    ■海通证券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作为扩展项列入立项指南。11月23日,国家医保局解读发布的17 
批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是医疗机构提供诊疗服务的计价单元 
,合计涉及271个主项目、250个加收项、88个扩展项。为支持相对成熟的人工智能辅助 
技术进入临床应用,同时防止额外增加患者负担,国家医保局在放射检查、超声检查、  
康复类项目中设立"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扩展项,但现阶段不重复收费。               
    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医疗服务提质增效。国家医保局指出,人工智能技术在临床实践 
中一定程度上起到辅助诊断或提高效率的作用,例如人工智能技术基于大量历史病例的 
学习,能够辅助医生快速识别肺部CT图像,识别出小结节,甚至是微小结节,有助于提高  
医生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但目前还无法替代医师诊断,明确了在尚无独立的医疗服务 
产出、辅助诊断质量效用难以确定的情况下,在已收取诊断相应项目检查费用后,不宜  
单就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再向患者额外收费。立项指南安排"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的扩展  
项,指出医院利用人工智能进行辅助诊断的,执行与主项目相同的价格水平,但不重复收 
费,避免增加患者负担。                                                       
    政策持续加码,推动智能医疗技术与服务高质量发展。2022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 
发《"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指出应当积极推广应用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实现  
智能医疗服务、个人健康实时监测与评估、疾病预警、慢病筛查等。2024年1月,国家  
数据局等部门联合发布《"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提出有序释放健 
康医疗数据价值,拓展智慧医疗、智能健康管理等数据应用新模式新业态。11月14日,  
国家卫健委、中医药局、疾控局联合印发了《卫生健康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参考指  
引》,涵盖了医疗服务、医药服务、医保服务、中医药管理服务、医院管理等13个大类 
,包括医学影像智能辅助诊断、临床用药智能辅助、医保智能审核等84个细分应用场景 
,积极推进卫生健康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创新发展。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AI是医疗卫生健康领域重要的发展趋势,一系列的政策出台  
规范和促进AI医疗领域的发展,随着AI技术的进步以及应用场景逐步落地实现,AI医疗  
行业发展潜力巨大。建议关注:卫宁健康、创业慧康、嘉和美康、久远银海、润达医疗 
、东软集团。                                                                
    风险提示。AI发展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政策推进不及预期。                

[2024-11-27]计算机行业:中国联通发布3.0版车路云一体化解决方案,关注车路云投资机会-周报(2024.11.18-2024.11.22)
    ■甬兴证券
    本周核心观点及要闻回顾车路云:中国联通发布3.0版车路云一体化解决方案,关注 
车路云投资机会据中国经济新闻网,2024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车路云一体化融合发 
展"论坛上,中国联通发布"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车路云一体化解决方案3.0",该方案基  
于2.0版本进行全面升级,聚焦智能网联汽车领域,通过路侧感知、边缘计算、云端通信 
等技术的深度融合,实现全方位的协同驾驶,提升安全、节能与智能化水平。          
    智能驾驶:文远知行环卫车在新加坡投入运营,关注智能驾驶产业链机会据IT之家, 
自动驾驶科技公司文远知行宣布,旗下自动驾驶环卫车S6与无人扫路机S1已分别在新加 
坡滨海湾海岸大道与滨海艺术中心正式投入运营。这是新加坡首个商业化运营的自动  
驾驶环卫项目。算力:中国移动发布首颗全调度以太网(GSE)DPU芯片"智算琢光",关注  
算力链景气提升据IT之家,中国移动宣布,携手华为、中兴、华三、锐捷、盛科、云豹  
智能等产业合作伙伴共同发布首颗全调度以太网(GSE)DPU芯片--"智算琢光"。本次发  
布的"智算琢光"芯片是首颗全量支持GSE标准的DPU芯片,支持200G端口速率、以及GSE  
协议特有的报文容器喷洒以及基于DGSQ的拥塞控制机制等能力,并完成专业界多家主流 
交换芯片对接验证。基于该芯片搭建的GSE网络性能可比传统RoCE网络提升30%以上,  
有望提升GPU节点间通信效率,填补我国在新型智算中心网络高性能DPU芯片领域的空白 
。                                                                          
    市场行情回顾本周,A股申万计算机指数下跌3.27%,板块整体跑输沪深300指数达0 
.67pct,跑输创业板综指数达0.41pct。在申万31个一级子行业中,计算机板块周涨跌幅 
排名为第26位。计算机二级行业涨跌幅分别为:软件开发(-2.8%)、计算机设备(-3.31 
%)、IT服务II(-3.84%)。海外市场指数整体走势较强,涨跌幅由高到低分别为:纳斯  
达克(1.73%)、道琼斯美国科技(1.34%)、恒生资讯科技业(0.26%)、台湾信息服务( 
0%)、Wind美国中资股软件与服务(-0.32%)。                                   
    投资建议本周我们重点看好中国联通方案发布的车路云板块、受益文远知行商业  
化推动的智能驾驶板块以及受益中国移动DPU发布推进的算力链。车路云:建议关注金  
溢科技、万集科技等;智能驾驶:建议关注德赛西威、中科创达等;算力链:建议关注润  
泽科技、寒武纪等;                                                           
    风险提示产业发展不及预期,政策推进力度不及预期,国产替代不及预期。        

=========================================================================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所提供的信息请以中国证监会制定上市公
   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维赛特财经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
   担任何责任。
2、在作者所知情的范围内,本机构、本人以及财产上的厉害关系人与所评价或推荐
   的股票没有厉害关系,本机构、本人分析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维
   赛特财经不对因据此操作产生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